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
——新疆昌吉州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调研报告
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,并提出要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总要求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—2022年)》5次提及“乡风文明”。近年来,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,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,通过党建示范引领、社会参与、全民动员,不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,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大活力。近期,调研组对六工镇十三户村加强乡风文明建设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进行了调研,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。
一、基本情况
六工镇十三户村位于六工镇集镇区以北8公里处,西与昌吉市滨湖镇接壤,东与五家渠市接壤(中心村距五家渠市中心仅1公里),南接下六工村,北至滨湖镇下泉子村。行政区域面积1.89万亩,全村耕地1.12万亩,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以鲜食玉米、蔬菜种植、特色养殖以及三产服务业为主,2019年人均纯收入1.9万元。近年来十三户村先后荣获第五届“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”、昌吉州生态村、昌吉州美丽示范村、昌吉州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,昌吉州卫生示范村等多项荣誉。
二、主要做法
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“灵魂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,并要求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、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,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、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,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”十三户村把坚持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和灵魂,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,助力乡村振兴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
(一)突出党建引领,凝聚思想共识。一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牢固树立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发展理念,坚持经济发展、乡风文明、社会公益事业、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,通过在全体党员中广泛开展“双培双带”“民主评议党员”“为民服务全程代理”“双亮双述”等活动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引导群众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,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。二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强化群众思想道德建设。经常性开展农民夜校、“百姓宣讲”“文艺+宣讲”、国旗下的宣讲,广泛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,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,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,定期组织开展“道德讲堂”,经常性邀请各级道德模范、新乡贤、致富带头人走上讲台,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,转化为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,使各族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、规则意识、集体意识、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。
(二)强化环境整治,提亮乡村底色。六工镇十三户中心村深入学习推广浙江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经验,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、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。在整村改造过程中坚持统一规划、农民自建,先后完成了中心村集中供暖、供水、排水、道路硬化、路灯亮化绿地景观提升、居民点房屋、围墙外立面色彩、提升改造等项目。大力推进“厕所革命”和“三区分离”改革,推进村庄环境优化美化,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使村庄人居环境整体质量得到明显提高。通过党员带头、各类道德典型带动,组织引导村民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“院内三件事、院外六件事”自发美化房前屋后的小菜园,家家户户从保持自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,家禽家畜实现规范养殖,村内无乱堆乱扔,村庄规划整齐划一,村容村貌干净整洁。同时大力倡导文明生活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,通过“美丽庭院”“卫生家庭”等评比活动,真正让干净整洁成为习惯,让习惯成为自然,让自然成为风景。
(三)深化文化浸润,培育良好民风。一是实施“文化提升工程”,建设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,内设广播室、农家书屋、电子阅览室、多功能活动室等,扎实推进“村村响”“户户通”、宽带乡村工程,修建文化广场、文化墙和休闲凉亭,购置健身器材等设备,有效满足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。二是依托“访惠聚”驻村工作队建立城乡文化服务联动机制,经常性开展“我们的中国梦――文化进万家”“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”和流动文化服务,有效满足农村群众多样化、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。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。组建3支群众文艺团队,编排三句半、快板、说唱、新疆曲子、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惠民政策、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村规民约融入其中,寓教于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引导群众积极投身美丽家园建设。
(四)深化文明实践,强化典型示范。一是突出城乡精神文明联创共建,坚持创建贵在平时,大力推进文明村镇、文明家庭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,全村农户100%以上参与星级文明户评选,同时对十星级文明示范户张榜挂牌,发挥示范作用,接受群众监督。二是成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结合实际组建理论宣讲和卫生、文化、科技等志愿服务队,坚持每月一主题,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、邻里守望、扶弱济困、便民义诊、文化惠民、科技惠民、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,“人人为我、我为人人”的志愿氛围日益浓厚。三是以“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”为载体,积极组织道德模范、新乡贤、“身边好人”“民族团结先进个人”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“新乡贤”和文明家庭评选,设置善行义举榜和道德红黑榜,通过悬挂奖牌、张榜公布等方式,通过开展道德讲堂、道德模范走基层、新乡贤、致富能人走上讲台等活动,集中展示其文明风采,切实发挥身边人影响身边人,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作用,引导群众见贤思齐,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、落实、落细、落小。
(五)发挥乡贤作用,推进移风易俗。聚焦乡村致富带头人、返乡教师、退伍军人、公益达人、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等对象,广泛开展“新乡贤”评选活动,组织开展“知乡贤、颂乡贤”活动,充分发挥乡贤群体学识专长、创业经验、人脉资源、资金优势等,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。鼓励新乡贤积极参与扶贫助困、奖教奖学、美丽乡村建设、乡村产业发展、乡风文明倡议及幸福院建设等重点工作和具体项目。引导新乡贤参与村民议事会、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禁赌禁毒会,积极引导移风易俗,把倡导节俭养德、喜事新办、厚养薄葬、勤俭节约、生态环保、垃圾分类等社会新风尚写进《村规民约》,发挥乡贤们在移风易俗方面的表率作用,积极引导群众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,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、厚葬薄养、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。通过评选表彰激发新乡贤见贤思齐、崇德向善的情怀,鼓励其以身示范,带动了村民共同改善村貌、保护生态、传承优秀文化、树立文明新风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
三、取得的成效
(一)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以乡村振兴为目标,该村大力开展“大排查、大清扫、大拆迁、大整治”和“四清四改”清洁家园活动。2018年以来,开展各种形式爱国卫生运动120多次,清理垃圾1万余吨,清理乱堆乱放3000余处,乡村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。农村居民喝上了清洁安全的水,用上了清洁能源,走上了柏油路,54%的农户住上了小别墅,同时该村坚持每年常态化开展全民植树造林,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种草,美化家园,骖与美丽庭院、星级文明户创建。截止目前,十三户村生活垃圾处理率、生活污水处理率、卫生厕所使用比率都达到了100%。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村里“雨天一身泥、晴天一身土、宅旁臭水沟、垃圾柴草乱堆、牛羊粪便满地”的现象,村内“业、景、居”形态交融,相得益彰,夯实了乡风文明基础。
(二)移风易俗成为普遍意识。积极吸纳新乡贤、村民代表共同修订村规民约,参与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村民议事会、禁毒禁赌会等自治组织,立规定矩,弘扬公序良俗,促进法治、德治、自治有机融合,大力开展移风易俗,摒弃婚丧嫁娶大操大办、厚葬薄养、农村赌博等陈规陋习,引导村民形成节俭养德、喜事新办、厚养薄葬等社会新风尚,为乡风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。移风易俗基本实现制度化、常态化;尊良俗、去低俗、禁恶俗的习惯基本形成。2018年以来全村劝导大操大办300余起,为群众节约600多万元。调查显示,98.6%的受访村民表示了解乡村人居环境整治、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政策,100%的村民知道或参与过所在村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96%的村民知晓本村评选的好媳妇、好婆婆和新乡贤,95%的村民认同厚养薄葬和喜事简办。
(三)经济发展迸发活力。随着乡风文明建能设的深化,十三户村村民思想理念发生根本变化,从根本上摒弃了等靠要思想,“我要干”“比着干”“带着干”“户帮户、亲帮亲、比学赶超奔小康”的氛围日益浓厚,全村呈现出产业多样性,收入来源多渠道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向。依托杜氏景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水上游乐项目,吸引乌鲁木齐市、五家渠市、昌吉市及周边地区游客,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生态农园经济,形成“农家乐+农户+协会”多方共赢机制,实现农家乐带动农户、农户带动产业协会的产业链条,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、鼓起村民口袋,还美化村容村貌,树立了文明乡风。
四、问题建议
调研了解到,十三户村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。主要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筹资源、整合资源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依据和支撑,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的党建、宣传、文化、科技、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触角延伸上各自为阵的现象;与发达地区相比,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一般化现象,长效常态机制保障还不健全,村规民约中相关自治要求还不够科学规范,个别条款甚至缺乏法理依据。为此,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:一是强化文明乡风建设的法制保障,加快健全文明乡风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,进一步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,让农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,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。二是切实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管理、自我监督作用。三是加大对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扶持力度,采取有效措施把文明实践活动与夯实基层党建、深化脱贫攻坚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机结合,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、教育群众、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的作用,打通宣传群众、关心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